生涯规划 | 生涯启航系列微课——⑱ 痛点思维模式下的专业选择
已观看人次:20892
来源:长江工程职院
第十八讲:痛点思维模式下的专业选择 主讲人:肖运红 长江职业学院 高考填报志愿时候,考生最大的痛点是什么?如何去直面、挖掘并剖析这些问题?在痛点思维模式下,如何进行专业选择?如果你想知道怎么做,一起来听—— 看全文 ↓↓↓ 大家好,欢迎来到生涯启航系列微课,我是长江职业学院的肖运红老师。我今天微课的主题是:痛点思维模式下的专业选择。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享:一、什么是痛点思维。二、痛点思维模式下专业选择工具体验。三、痛点思维模式下专业选择建议。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高考后填报志愿时专业选择的困境。高考分数公布之时,是各个社群异常活跃之机,大家都在关注一个问题,高考分数与学校专业的匹配度,却很少人问过考生喜欢什么?想上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 我们过度关注分数与专业的静态匹配,而忽略了每位考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有想法有思考,他们到底喜欢什么,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去克服......这是高考后考生的最大痛点。 痛点就是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交流、健康等方面感受到的不便、难受和痛苦。考生们在完成人生重要而又重大使命高考后,他们最大的痛苦是高考使命结束,接下来我该做什么,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深刻地直面、挖掘并剖析这些问题就是痛点思维,痛点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下面我们一起看个案例。 案例1:小白,男,播音和主持专业学生,高考志愿填写时听从父母的建议,填报了家装设计专业,理由是好找工作。进入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小白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提不起兴趣,他经过多方努力后转入播音与主持专业。 他是这么说的:高中时有过一次主持体验,老师和同学评价都很好,认为他声音很好听,有这方面的天赋,他也成就感满满。转入播音与主持专业后他开始深入行业了解行业需求,加入社团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主持校级大型晚会,争取社会商演机会,提升专业能力,毕业后顺利找到自己理想工作。 小白的案例给了我们以下两点启发: 一是痛点人人有。小白的痛点很多,不知道接下来选什么专业,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干点什么,但经过尝试体验后,小白的最大痛点就是父母帮助自己选择的专业不是他喜欢的。 二是痛点思维不一定人人有。像小白这样通过体验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痛点后,他勇敢地面对问题,千方百计地去尝试着解决它,最终他成功了。这种大胆试错、直面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采取行动,做出选择和决策的思维方式不是人人都有,但值得我们学习。 小白的案例是一个典型的基于痛点思维模式下的专业选择问题,他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不是简单地进行分数与专业的静态匹配。而是通过亲身体验知已知彼后创造性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VUCA时代的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特征向我们提出宣言和挑战,一味地依据分数去选择一个看上去很有面子、似乎很有就业前景的专业,不如静下心来好好跟自己来一次灵魂对话,问问自己喜欢什么?未来想干什么?想干的这份职业需要什么能力?通过哪些方式和途径去提高这些能力?也许这些问题想清楚,弄明白了,我们的专业选择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大学空心”“大学游戏”“大学躺平”“不就业”“慢就业”“缓就业”等等诸如此类的社会现象也就烟消云散了。 通过小白案例我们明白了痛点思维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接下来我们体验一下“烦恼画布”工具,看看在痛点思维模式下,如何运用用工具进行专业选择。 像小白一样我们每天也会面临一系列的痛点和问题,那么对于刚刚高考后的学生他们会面临那些问题呢? 将问题在九宫格里呈现出来,大家可以看到在众多问题中“专业选择问题”一定是我们逃不开的话题。那么接下来我们再用“烦恼画布”对这个专业选择问题进行细分,细分后我们再从众多问题中找到对你来说最重要的那个问题。也许你会选择兴趣问题,针对兴趣问题我们做第三轮的“兴趣问题”细分:细分后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不同的人答案也是不一样的,但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借助“烦恼画布”工具对专业选择问题进行了抽丝剥茧,刨根问底,相信大家体验后一定能找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并做出最适合自己的专业选择。 我们人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专业选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选择是一种取舍,更是一种智慧,如何在众多选择中认知自我、接纳自我并勇敢地去实现自我,有几点建议分享给大家。 1、敢于批判。具备了批判性思维也就找到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钥匙。 2、保持开放。自我封闭是不可能直面问题,只会逃避问题。 3、终身成长。只有终身学习和成长才能跟上时代的脉搏和节奏,跳出属于自己的舞曲。
暂无简介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