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400-633-0111
首页 > 试题资料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幼《综合素质》精准把握考试趋势,解锁高效备考方案

2025年下半年中小幼《综合素质》精准把握考试趋势,解锁高效备考方案

2025-09-04 10:29:44
华图教育
分享: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作为首门应试科目,因其考查范围广、内容综合性强而备受关注。该科目涉及教育理论、法律法规、文化素养、阅读理解、作文等多个维度的知识,往往给考生带来较大的备考压力。为助力广大考生高效备考,华图教育深入研究了《综合素质》的趋势,并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备考建议,以期帮助考生在关键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综合素质》的趋势有哪些吧!

一、细致剖析——探寻试题规律

(一)题型分析

《综合素质》的试卷题型近些年相对稳定,一共包括三种题型,分别为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每个题型的题量和分值也非常固定。具体分布如下:

题型题量分值/题总分总分占比
单项选择题2925838.7%
材料分析题3144228%
写作题1505033.3%
合计33——150100%

根据上表发现,在《综合素质》试卷中,单选题共29题,每题2分,总分58分,占整张试卷总分的38.7%。单选题的考查以基础题为主,涉及面比较广,但是重点突出,主要考查识记类和理解类知识点。通常情况下,第1—4题是有关职业理念的题目,考查教育观、学生观(儿童观)和教师观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以及运用。第5—12题是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题目,以识记类题目为主,需要考生准确牢记一些法条并能灵活运用。第13—16题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题目,以理解类题目为主,偶尔还会有些偏难怪的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题目。第17—25题主要考查文化素养,会涉及历史、科技、文学、艺术、文化等知识点,以识记类题目为主,需要考生做好日常积累。第26—27题是有关信息处理的题目,中小学学段可能还会有教育统计与测量的知识点。第28—29题是有关逻辑推理的题目,主要包括翻译推理、类比推理、数字推理和图形推理等。单项选择题是《综合素质》试卷中所占分值最高的题型,每次考试会有3—4道的难题,但其考查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稳定。

材料分析题共3题,每题14分,总分42分,占整张试卷总分的28%。材料分析题考查的内容和形式也相对固定。一般来说,第30题是职业理念的材料题,主要考查从教育观/学生观(儿童观)/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值得注意的是,三观理论分为幼儿园和中小学两种表述,考生需要记住自己所报学段的相关表述。第31题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材料题,主要考查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题目比较简单,要求考生熟练识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具体要求。第32题作为最后一道材料分析题,是阅读理解题,往往会设置两个小问题。第一问多是针对某词语、某语句或某个内容的理解;第二问往往需联系全文分析。阅读理解的总体难度与中高考语文中的阅读理解相当。

写作题是第33题,总共50分,占整张试卷总分的33.3%。题型以材料作文为主,一般会给出一段文字或图片材料,要求考生结合材料思考与感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论说文。字数要求是幼儿园、小学不少于800字,中学不少于1000字。该题型往往具有分值高、难度大、提高慢,且立意较为发散、灵活的特点。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需下一番功夫以做好准备。

(二)内容分析

《综合素质》考纲规定的考查内容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考试范围比较广泛,但每模块考查的内容相对稳定,呈现的试卷分值和题型也非常固定。具体情况如下:

模 块模块内容分值分值占比题 型
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儿童观)、教师观2214.7%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教育法律法规常见教育法律法规1610.7%单项选择题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行为2214.7%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文化素养历史、文学、科技、 艺术、文化1812%单项选择题
基本能力信息处理、逻辑思维、 阅读理解和写作7248%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写 作 题
合 计——150100%单 项 选 择 题 :约39% 非 选 择 题 :约61%

根据上表发现,在《综合素质》试卷中,各模块分值占比居前三的分别是基本能力、职业理念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模块,分别占整张试卷总分的48%、14.7%、14.7%。究其原因,在于这些模块中涉及主观题。而教育法律法规和文化素养模块占比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这两模块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下面小编将以表格的形式具体总结五大模块上的特点。

1.职业理念模块

题型一般考查4个单项选择题,1个材料分析题,共22分
考查形式单项选择题一般会呈现一个教学案例,考查考生对于不同教育行为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材料分析题给出某某教师的教育行为,请考生从职业理念的某个角度分析该老师的做法,侧重考查考生对理论的识记及应用

2.教育法律法规模块

题型单项选择题
考查形式(1)给出某部法律的某个法条,挖空,请选填出缺少的部分; (2)给出具体的案例,考查对法律法规文件的理解; (3)创设案例情境,问案例中谁应当承担责任,承担怎样的责任
常考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 本部分中小幼不同学段考查有所侧重,考查的内容也较复杂、琐碎,需要考生在熟练掌握重点法条的基础上多刷题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模块

题型一般考查4个单项选择题,1个材料分析题,共22分
考查形式单项选择题重点主要集中在判断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或教师应该怎么做等
材料分析题问法同职业理念,即“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某老师的行为。”

4.文化素养模块

题型单项选择题
考查形式考查范围涉及历史、文学、艺术、科技和文化,考频较高的内容是文化、文学和科技部分。 该部分考查形式以识记性知识点为主,考查形式比较简单,但由于考点琐碎,仍需考生加强日常积累

5.基本能力模块

题型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
考查形式信息处理能力考查办公软件操作,如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应用等;偶有网络知识 中学和小学学段可能会涉及教育统计与测量
逻辑思维能力题目较难,经常考查类比推理、数字推理和图形推理等,偶有翻译推理
阅读理解能力侧重考查考生提取信息、理解内容、组织答案的能力
写作能力考查考生对于材料的立意分析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对历年试题的梳理可以发现,《综合素质》所涵盖的五大模块在考查内容上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始终围绕明确的考纲要求和规范的考查形式展开。与此同时,试题也依据不同学段的教学特点设置了相应的考查重点,体现出“稳中求变、兼顾差异”的思路。这一特点既维护了考试结构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也切实呼应了不同学段对教师能力素养的具体要求。

二、预见未来——洞悉趋势

(一)题型题量方面

通过对近十年试题的研究,2025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的考试题型将会继续沿用往年的形式,仍然考查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每题的分值和数量也不太会发生变化。具体如下图:

题号题型模块知识点题量总分
1—4单项选择题教师职业理念48
5—12教育法律法规816
13—16教师职业道德规范48
17—25文化素养918
26—27信息处理能力24
28—29逻辑思维能力24
30材料分析题教师职业理念114
3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14
32阅读理解能力114
33写作题写作能力150

特殊说明:往年中小学《综合素质》试卷中文化素养考题数量偶尔有8题,信息处理能力因有教育统计与测量题目,会有增加至3题的情况。但根据最近三次考试来看,仍会继续保持最初文化素养9题、信息处理2题的趋势。

(二)知识点方面

从考题呈现的具体知识点来看,无论是哪个学段的试题,考题均会呈现一定程度上的重要知识点反复考查、同一知识点变化形式考查、相邻知识点关联考查等特点。此外,每次考试中还可能引入一些新增知识点,以体现创新性和时代性。具体表现如下:

1.重要知识点反复考查

以中学《综合素质》试题中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为例,2022年下、2023年上、2024年下考查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2025年上依然考查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page]

【2022年下·中学】肖老师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学科层面的知识,还要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她在日常工作中也以此为行动指南。这表明肖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 )。

A.“虚拟关注”阶段 B.“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C.“生存关注”阶段 D.“任务关注”阶段

【2023年上·中学】杨老师经常担心的问题是:“这些内容是学生们需要的吗?”“我这样教,学生能接受吗?”这表明杨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 )。

A.虚拟关注阶段 B.生存关注阶段

C.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D.任务关注阶段

【2024年下·中学】李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考虑的问题是:“课前我还需要准备什么课堂教辅资料?”“我怎么才能把课上好?”这表明李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 )。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2025年上·中学】靳老师在分享教学经验时说:“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始终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维持学生的学习意向。这是我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这表明靳老师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是( )。

A.虚拟关注阶段 B.任务关注阶段

C.非关注阶段 D.生存关注阶段

2.同一知识点变化形式考查

以幼儿《综合素质》试题中的教师职业角色为例,23年下考查的是“教师角色的体现”,24年上考查的是“做法体现的教师角色”,25上考查的是“教师做法的不正确表现”,考查的本质都是幼儿教师职业角色。

【2023年下·幼儿】黄老师组织幼儿开展主题活动“秋天的落叶”,下列行为未体现黄老师是幼儿学习活动支持者角色的是( )。

A.创设“五彩秋天”主题墙 B.提供放大镜给幼儿观察落叶

C.组织幼儿讨论落叶的特征 D.准备树叶给幼儿做粘贴画

【2024年上·幼儿】贝贝比较内向,不太愿意与人交流。孙老师对小朋友们说:“早上来要向老师问好哦!”第二天早上,每当小朋友进到教室,孙老师就鞠躬问好,小朋友礼貌地向老师问好,贝贝也贴在孙老师的耳边小声说:“老师早上好!”孙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教师角色是( )。

A.引导者 B.学习者

C.研究者 D.合作者

【2025年上·幼儿】入园第一周是孩子们最不容易适应的一周。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老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让家长接哭闹的幼儿回家安抚 B.通过家访与幼儿建立亲密关系

C.允许幼儿从家里带一件玩具入园 D.开展“幼儿园我的家”主题活动

3.相邻知识点关联考查

以小学《综合素质》试题中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例,23年下考查的教书育人,24年下考查的是爱岗敬业,25上考查的是教书育人,而教书育人和爱岗敬业同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的重要内容。

【2023年下·小学】某小学一(3)班的宁宁数学运算经常出错,于是段老师经常和宁宁一起做“摆小棒”的数学游戏,以提高他的运算能力。下列选项与该案例所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相符合的是( )。

A.“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B.“知其行矣,而后能遂其行也;知其物矣,然后能别其情也。”

C.“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

D.“教人有秩而不可躐等。”

【2024年下·小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表示:“我将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让教育家精神在乡村振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更加闪亮。”下列选项与该观点反映的教师职业道德一致的是( )。

A.“人君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C.“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D.“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

【2025年上·小学】曹老师发现学生对词语掌握不好,便对本堂课的教学做出了调整,利用上课的前三分钟进行词语接龙,还在课上分小组开展词语识记的趣味游戏。下列选项与该案例所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相符的是( )。

A.“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B.“圣贤施教,各因其材”

C.“行而后知有道” D.“教不倦,仁也”

4.挖掘知识点新增考查

比如24年下小学出现了新增考点,例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4年下幼儿园新增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将多年未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进行考查。24年下中学新增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结合2024年巴黎奥运会,还出现了体操的知识点,另外就是将多年不曾考查的分析推理题进行了考查。再比如25年上中小幼各学段都新增了文化常识的知识点,如小学新增了世界渔场、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中学新增了良渚文化、国共合作,幼儿新增了昆虫、儿童益智玩具等。新增知识点的呈现具有两大鲜明特征:一类是对既有知识体系的难度深化与广度拓展,另一类是紧密结合当年度考试特点挖掘的时效性内容。例如,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新增“政治理论”部分,而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则显著增加了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关内容的考查,这些案例均直观体现了这一规律。基于上述趋势,建议考生在备考时,积极关注本次考试周期内的重要事件与政策文件。具体可参考两类关键信息:一是年度重要政策,如 2025年1月颁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二是具有纪念意义的重大事件,如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相关活动等,以此确保备考内容与考试方向高度契合。

综合以上分析来看,《综合素质》考试的试卷结构相对稳定,不会发生大幅调整,但考试的难度梯度与知识覆盖广度呈现逐步提升的态势。就客观题来说,直接识记类的考查在减少,大部分的单选题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判断选择;就主观题来说,考查也相对灵活,需要考生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注意与实际结合。此外,考试的灵活度也有所提升,主要体现在考查角度更加灵活,试题会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或热点问题的结合,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这种变化也旨在更好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高效备考——掌握科学方法

距离9月13日的考试越来越近了,如何高效备考至关重要,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1.思维导图巧记忆

从《综合素质》的规律中可以发现,该科目考查的范围相对稳定且有规律可循。考生可以结合考试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各模块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形成知识框架,帮助自己清晰掌握知识体系,在后续的复习备考包括考试中也可以快速从脑海中提取要点。

2.必背知识早整理

针对《综合素质》的一些必考知识点,比如职业理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各位考生一定要将它们提前整理出来,勤加记忆。针对材料分析题的答题要点以及答题技巧,可以去华图教师公众号观看整理的答题角度和要点,务必在考前记下来并套用题目进行练习。

3.巧用神器来刷题——线上题库

除了必背的知识点之外,刷题也是不可丢失的环节。推荐大家使用“华图在线APP”“华图教师公众号”直接在手机上刷题。考生可以以模块为单位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也可以练习往年试题,总结考试规律,把握重点考点。此外,APP上有个“错题重练”功能,各位考生每晚睡觉前还可以把今天的错题再过一遍,加深记忆。

写作题在整张试卷中,占比33.3%,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建议大家在临考前还要每天背背素材、动动笔、写写字,平时练习中也要多整理一些作文模板,积累作文素材,做到脑中有货。

4.全真模拟把分提

在考试前,考生需要按照标准考试时间进行模拟考试,以把控自己的答题节奏,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率,保证顺利完成考试。

相信只要精准把握趋势,搭配科学高效的备考策略,各位考生定能成功,未来阳光万里,咱们面试阶段再会!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教师资格
中小学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考试
相关栏目
考试资讯 更多>
备考资料 更多>
面试方法 更多>
每日一练 更多>
教师资格公告 更多>
考试动态 更多>
教师备考资料 更多>
教师试题资料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